今日账号 定制设计 VIP
下载CGapp
动态早知道
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文化] 大三下课程设计:苏州古城墙博物馆设计

[复制链接]
shejicloud 发表于 2019-7-23 08: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公众号领账号登录后全站免费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碰撞的尺度
——我的苏州古城墙文化博物馆设计过程

写在前面

这次课程设计,我斗了个小胆把它作为一个将要建成的真实方案,所以理所当然给自己增加了不少责任感。   
我用日记的方式写下设计说明,也只为还原设计一个真实的面貌。   

2012.11.21日晚
从抽象走向抽象

这次的博物馆设计,我的一草模型在外观上表现出“三坡顶”和“庭院”这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于是,说好像王澍的,说好像橱窗里那个优秀作品的。我却特别忌讳在建筑设计上用“像”这个字,因为“像”容易把一切东西都表面化和简单化,好像设计是可以随意“抄”的。虽然有“天下设计一大抄”的说法,我却始终对此保持审慎和质疑,甚至反对。
我不否认王澍对我影响很大,而设计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影响”的过程,但也绝非 “抄”。决定你的设计是否为你自己所独有,而且只为你自己而生的关键是:你自己的思考究竟有多少,有多深。   
苏州,古城墙,博物馆,在我看来,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大命题。
苏州,小桥流水,坡屋顶,庭院,粉墙黛瓦,却是很亲切的仅属于苏州的小意象。
大命题和小意象,大城墙和小苏州,大战争和小生活,大变迁和小变化,大城市和小建筑,等等等等,在古代,它们都有着各自的场所和尺度,却融入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和记忆,而人只是客体在城市中记录着自己的生命印记。在此,我大胆地判断它们本来是一家人,只是所谓现代的功能主义和机能主义将它们分裂和瓦解了。
功能说要简单而有效率地裁定一切,所谓的风格和形式也企图强占和麻醉人们的眼睛,而城市文脉需要勇敢地站起来反驳:你问问苏州人愿不愿意?
在这里,我们仅讨论尺度和场所。
我始终觉得,苏州人需要一个新的场所。问题在于怎么新?
我的回答是:一个或多个碰撞的尺度,结果是彼此对立或彼此融解,由此带来的场所感是由陌生转向熟悉的。陌生的场所,熟悉的痕迹。尺度主动求变,一种互相干扰和共生的尺度,而场所被动错位。

2012.11.27日晚      
城市的博物馆和人的博物馆  

博物馆属于纪念性建筑,记录着城市变迁,承载着城市记忆。在空间上,它应该是一个孤独而有分量的存在;在时间上,它应该融解着居民过往的生活。
而尺度就在真实的空间存在和真实的生活之间发生碰撞和融解。
在这次博物馆设计中,古城墙像是一个大牌的统治者,庄重肃穆严整等等都是它的专利,而苏州人的小建筑和小生活需要进行渗透。尺度是混杂着的,感受也是双重的。熟悉感和陌生感不断转化,不断切换,因为有这样的不确定性,人才会在观展过程中始终有寻觅记忆的感觉。


2012.12.7日晚+12.8日下午
坡屋顶的离场

周末去了趟象山,情不自禁地用手触摸墙壁,搬弄砖瓦。
回来再看自己的方案,课上又受到徐老师的启发,想了很久,决定去掉坡屋顶。
坡屋顶的离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也不是我突然不喜欢用它了,更不是单纯因为它本身可能作为固有符号在老苏州精神传达上的老套。
问题只在于坡屋顶是否真的有助于设计的表达。
一开始用坡屋顶,一是因为尺度,一个被放大的传统民居的屋顶;二是因为排水,一个雨水顺着斜屋顶流下和滴落的场景。现在我就开始反思:它们是否不够力量?它们是否只是一件外套?
所谓力量,更多时候不是追加和赋予使然,而是做了足够的减法,减到最后或许只剩下最最普通的女儿墙。就像一个浑身肌肉充满力量的男人,偏偏穿了件外套,你要做的是什么?答案很明显。
所谓力量,还在于一个建筑究竟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应对城市文脉问题。姿态没有高低,只有应对得是否得当,是否“溢”了出来。一旦有点“溢”,博物馆会走向一个“胖”,然后懒洋洋地躺在一大群坡屋顶之间;博物馆是要“瘦”下来的,去掉“赘肉”才能显现本质。
所谓力量,更在于一个着力点的转移。坡屋顶的拿掉无疑是个大手笔。人在博物馆内部,不用抬起头去看屋顶,而会直接感受到被拔高的墙壁和被开发的尺度混杂的空间;人站在城楼上,视线不会被坡屋顶所吸引,而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明确的体块组成和“被打破”的地方。

2012.12.9日早
竹子

你会感受到严肃的墙体还有高耸以及被夸张的空间,你也会很容易发现安静的竹子在摇曳;你有时候会发现竹子已经打破和融化了建筑,然而,你又会发现,那些夸张的空间始终如影随形,因为建筑好像始终在包裹着你的视线。
一切都是好像,因为尺度的混杂,因为空间语言的矛盾,更是因为参展的重要主体——人的心理尺度在不断地转化,不断地度量,不断进行着对建筑复杂的观感体验。

2012.12.10日早   
为什么是斜的?

早在方案伊始,就很多次被问及这样的问题:那个大体块为什么是斜的?
我有自己的理由,却不便说出,因为可能不被理解或者自己的理由本身就存在漏洞。直到现在,自己仍在问着自己,为什么是斜的?
特别要感谢罗老师的一句话:通过否定来肯定自己。

2012.12.13日晚

貌似隔了很久,SUCAD貌似也差不多了。需要休息一下,写日记是个好方法。
继续10号的问题。
我坦然:最初的方案构思是很多变异的坡屋顶的任意组合,我没了解功能也没研究其它,就像写书法一样,不受控制的斜也由此生出。
设计很奇怪,这个“斜”开启了概念,融合有限的知识,生成很多想法。

(我也很奇怪,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么个东西。如果亲爱的您读到了这儿,已在我预料之外,超人的耐心和阅读文字的欲望已然让我感激不已。谢谢。)

2012.12.16日晚

貌似又隔了很久,这段时间,上次差不多的SUCAD被继续深化。
写到这儿感觉很混乱,因为又牵扯到其它的问题了。
为了保持阅读的连贯性,继续。
细究下去的话,“斜”的问题其实牵扯到了很多关于建筑的大讨论,无奈能力有限,无法从深层次上说明白。但可以简单地说,比如贝聿铭,专注形体N多年,操作空间若是每个建筑都要个充分的理由,怕是贝大师也吃不消,因为贝大师是从不研究理论的。这理所当然又跟当时的现代建筑风潮息息相关了。可是当年的现代建筑发展至今,其实已经在阻碍建筑继续向前发展,在这里不展开讨论。可以再举个例子,我崇拜的王澍先生,他的建筑貌似随性而为,可是其背后哲学思辨却是深奥到Hold不住。要建筑的理由吗?只能去看书了吧。
我这次算是又非主流了一回,百分之七十地背叛了包豪斯。
当初画草图时的“斜”被我毫无理由地坚持下去,也偏偏探究了这个“斜”。
横平竖直,水陆棋盘,各种规整,各种网格,传统的分量就是够强大,“斜”太不和谐。
大家可以设想一个画面,如果不斜,苏州之于这个博物馆,就相当于大矩形包裹小矩形,彼此平行,彼此融解,最后是一个大苏州的增强。如此的密度美学,是纯正的传统形式征服了我们。
可是你发现没有,你只是站在外部看“外部”。亲,博物馆会被你看没的。
博物馆的横平竖直只是为苏州的“密度”作了贡献,而我们习惯了顺从,习惯了所谓照顾,习惯了建筑的一些固有的审美模式,习惯了一些所谓概念,所以我们的思维始终处于懒惰的漂浮状态而无法真正深入设计本身。
大苏州被增强的背后,其实会有一个存在于内部的场的消失;光鲜的密度美学只给了我们一个苏州的大印象,而博物馆和苏州之间却没有场的效应,博物馆内部更是一番套娃格局。实体和实体之间不会彼此呼唤,空间之间只有不断被重复的回音。这无疑会使整个苏州陷入一种内部的贫困。
“内部”是大苏州的内部,因此还需要再分解,分为博物馆“内部”和博物馆与苏州传统肌理之间的“内部”。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城市纪念物的博物馆其实责任重大,既照顾过去也面对未来;增强“大苏州”的同时,更要充分地创造“小苏州”。
“小苏州”是“内部”增强的关键,很巧的是,“斜”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契机。

2012.12.17日下午
形式之外的空间句法

“斜”不足以使体块本身“安身立命”,再看看总平,更不足以使你的视觉神经联系到你的审美思维,说“噢,好看!”相反,以现代审美观来看,单论体块组合,我觉得是奇怪的,甚至是不好看的,无重点也无所谓亮点。
“斜”在你的眼里或许只是斜,一个简单的形式何必深究。而我要给你所理解的形式赋予让你信服的存在理由,显然不现实。有时候分歧在于:纯粹的美学是否要走在建筑的理由前面?形式的概念是否需要被重新定义?我们看待形式的时候,是否可以换一种观察方法?
“斜”的体块在基地中仿佛被什么推了一把,这一“推”推出了棱角,也“推”出了意外的“多面”。
在此,为方便讲述,我将观察的视角进行拆解。
北立面,由西至东,我们看到两个性质的存在。一,建筑十三米的混凝土高墙之于外界,呈现保护性;二,越临近城墙,我们看见那个斜的体块的棱角,它分出两个面,每个面与各自相对的实体都形成了一个场,这样的场呈现出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也体现出差异性,因为西侧的场又带有明显的保护性,只有一个狭窄的入口;而东侧的场则与城墙相对,生硬的墙体之间却有着明显的市民性。
东立面和南立面,都是与北立面同样的分析方法,我们会发现市民性的充分体现。生硬的墙壁和严肃的历史其实是被“斜”了,“斜”向市民,“斜”向一个场。人在这里不会有陌生感和压迫感,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斜”的问题至此已完全不存在了,因为上述的讨论已完全将我们自身纳入空间中。换言之,我们已在“斜”的形式之外了,而去探求形式之于人的意义。
说是空间句法略显深奥了,而且空间句法理论含义太广,一旦触及就得有一番大言论。但我觉得可以讲述一种体会空间句法的途径,就是阅读,包括分割式的阅读和联系性的阅读,思维一定要放开。始终觉得看建筑不如读建筑,各种所谓空间,各种所谓功能形式,各种社会历史人文,各种图解分析,而你能读出多少东西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阅读的心态。

2012.12.17日晚
尺度的干扰和共生

前面有提到城市的博物馆和人的博物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这两个“博物馆”之间有一个关乎参照系的问题。
很显然,一个是以整座城市为参照系,而另一个则是人。而参照系的讨论则紧紧联系着尺度,联系着之前的所有讨论。
PS:觉得越写越难写,表达真是个大问题,我似乎感觉到什么,却很难说明白。只能尽力了)
建筑本身存在一个尺度的自我干扰和共生,这涉及到浑然厚重的墙体和细部设计。我们发现,在建筑厚重体量的影响下,栏杆和门窗的尺度都被放大了。而被放大的细部同时对整个建筑构成一定程度的反力。
我们可以觉察到一种迎合感和目的性,就是大建筑和小细部的彼此照顾和彼此达成,最终形成尺度之间的共生,而非为了所谓的可辨认导致不同尺度间机械地分离。

2012.12.18日早

这座博物馆的尺度关系会干扰到人自身的心理尺度,即对于建筑尺度和尺度之间关系的固有认知会因为观展过程而被部分消解。
建筑被仰视的同时,门也是可以仰视的;建筑被你观望的同时,栏杆也是可以被你观望的。栏杆还可以被触摸,是真正的触摸,因为加厚的栏杆会让你惊奇,所以你会发现栏杆可能比建筑更有趣一些。
我想到了徐老师的话,总结起来就是建筑的多义性。当一个建筑足够丰富,你每一次去都会读出不同的东西。那这个建筑就是变化着的和不死的。
建筑有着自身的尺度干扰,同时影响人的心理尺度,然后诱发人的一系列行为。建筑不同元素间达到自我共生的同时,建筑和人也存在着一定的共生关系。
建筑之为建筑,它的建成应该不只是解决一件“事”,更要通达一个“情”。
建筑之为建筑,还在于它不只是一个“物”,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境”,构成一类复杂的“物境”关系。

2012.12.18日下午

不多的几页纸,时间跨度却够长。这些字并不会出现在正图里,而是单独打印出来,老师们看或不看,都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还是那句话:不为分数,只为学术。因为分数没本事争,而学术却是自由和可爱的。人贵自知,自己太懒散,还要按时出一份自己满意的图,还真不容易。
还要感谢学校再次延缓出图时间。这次我保证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图。
按照烦人的进度,今晚必须搞定文字。好,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2012.12.18日晚
旋转的构架

当构架会旋转时,它在整个建筑内的地位就不只是所谓的“景观”,更不是附属,而是建筑之为建筑的必需品。
这么一说太突兀了,得梳理一下。
首先得明白构架在“学会旋转“之前,它必须是什么状态,又为什么是必须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具象形态抽象化,然后被分解或者融合,最后综合再表达的过程。就像一个苹果,你可以先把它抽象成一个圆那么简单,然后,由圆你会想到什么?大到一个太阳,小到一粒药丸,太阳和药丸之间还有无数种可能。最后在你的设计思维里,他们是否可以融合进行再表达?
最开始的抽象过程是一个前提。表面好像在衰减,其实蕴含着被再丰富的潜能,最终会是一个质的增加。
之所以称之为“旋转的构架”,意在提出一种动态可变的建构观。
构架并非真的会旋转,而是一个简单静止形态的多样化表达。我不太重视构建的自我展示,而是关注形成“动态”的真正原因——人及人的活动。个人觉得很奇妙并值得探究的是,变化的构架是如何吸引人的?不但吸引人的视线,还能引导一个视线的转变和聚合成一个小生活的亲切场所。
我们看到各种构架被任意组织和抛撒,它们撒向建筑和场地。“撒”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在表达它的随意性,也因为构架是“撒”出来的,所以形态不定,重量不定,对原有建筑和场地施加的影响力也不定,它的多样化才得以展现。
其实我在一开始总是乱想,我觉得它们是“尺度的碰撞”之后残留的“碎片”。这些“碎片”像是一个个小“遗址”,它们会说话,诉说着仅属于苏州人的不同的故事。
我们看见构架“旋转”后留下的痕迹:有的趋于平面化,躺在地上,变成可供休息的座椅;有的趋于立面化,形成一个个“镜框”;有的则趋于综合,更多的是形成自主空间。
平面化的构架又可以分类:四合,三合,二分。立面化的构架也可以分成四合和三合。千万别小看这些构架。关于四合和三合,不知大家联想到什么。对,就是“院”。有了这样抽象的“小院”,就有在“院子”里的故事发生。在市民性较强的空间里的这些构架无疑是小生活的发生器。
有两个同学说,这些构架像是一阵风刮过后,从建筑上掉下来的。个人很喜欢这样的解释。有同学看CAD平面,说构架是不是有点多。
我想,可能是风有点大了。

讲一个“院”和“园”的故事

前些日子,听到一句话:园林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艺术化表达。
在中国做中国的建筑,你不了解一点园林简直是罪过。到现在,我究竟是否了解一点,自己都怀疑自己了。
院落,做中国的建筑当然也离不开它。
是提取元素和空间组合方式还是抽象出空间文法?
你是否会做成一个圈或者几个圈,半个圈或者几分之几的圈,还是把建筑做成一本讲述园林和院落的书?哪怕是讲述一点点故事的小册子?
相比于有一些概念,主要靠空间操作手法,完成一个好看的优秀作业,讲故事要难得多。
设计阶段就很难,因为你的东西不但要有灵气,更要有充分理由作支撑。不然谁听你讲故事。
我比较厚脸,冒着风险依然坚持走讲故事的路。

多重的“门”和门厅的隐遁

我选择以一个“门”的重复开始一段故事,之所以加引号,因为它不是真的门,而是一连串围合成“门”感觉的类似空间。
进入基地,两边的建筑夹出一道“门”;进入建筑,墙壁抬升,又构成一道“门”;紧接着,墙体被搭接,再次构成一道“门”。以空间角度论,实际是一个不断被压缩的空间演变过程。
然而,这里的“压缩”却不显得沉闷,因为有着小生活的渗透和包豪斯教给我们的空间观。所以整个过程会带动周边空间,形成复杂严整的空间关系。
路过三重门,你才意识到自己还没进入到所谓的门厅。你还发现自己还在室外,门厅好像隐遁到你发现不了的位置了。
其实不是。
门厅虽然呈现隐遁着的状态,但其实早在你进入第一个“门”之前,你就看会看见在大坡道的尽端,有一个木质小空间的存在。它表现出半围合的状态,而且随着坡道一路走来,只要你向前看,就会看到那个木质空间。
而隐藏在那么木质空间之后的,就是门厅。
为什么门厅会呈现出这么个状态?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前面讨论过的那个“斜”。而“斜”确实是一个契机,很神奇,它引发了很多“小苏州”的再现。
多重的“门”却不是门,真正的门厅也在隐遁,但它却始终离不开你的视线。只等你靠近它时,说“噢,这就是门厅!”如果是我,我还会回头看看。
——原来这个木质小空间一直都在。

“结构院”

矛盾就在于:你感受被围合,感受到一个“院”,但实际上它早就不是院了。
在这里就有一个空间被打破而后再造的过程。
我们看到传统的院落空间和半院落空间被颠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院落”已被纳入叙事范畴。叙事不是搬一个类似院落空间来,而是通过一系列园林的手段,以人的活动为重要参照,从院落中提炼出动态可变的精神,最后落实到空间构建的过程。
当然,对于“院”的可变性的讨论则紧紧联系着尺度的讨论,而最后的“院”只能说是一副骨架,我称之为“结构院”。因为在再造的过程中,去掉了很多不利于叙事的“懒散”空间。
我又想到了之前的矩形,在此可以再次以它为例,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
本来的院可以看做是一个很胖的矩形,而“结构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胖”的矩形“减肥”。然后,在内部重新构建不同程度围合的空间。你会说,我是被围合了,可是“院”的感觉哪里来?在这里,就要感谢包豪斯体系教给我们的空间观了。重构小矩形不是真的去放一个个严格的多面围合的矩形,而是基于合适的空间操作,将矩形的形式多面化,去迎合和营造叙事的氛围。
在这里,矩形也不再是平面的东西,而是基于空间的一种概括的形式,也是“结构院”中“最结构”的。

沉静和温暖

这里谈及材质的使用。
混凝土,木头和砖块。
几乎是一气呵成的。
木头在混凝土的包围中,寻求融合的同时,寻求突围。
混凝土很沉静,木头是暖色调。
搭在一起。
沉静的木头和温暖的混凝土。
我要的博物馆。

后记:

写到最后,我承认我确实写不动了,材质问题就这么一带而过了。如果摊开来讲,其实都是跟前面的讨论息息相关的。。。
而且现在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我又食言了。

写那么多,却不成系统。但日记就是日记,可以说出一个真实,最终成一篇散章。

前面有写到,主要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自己的设计一个交代。

自己逐渐意识到表达的重要性,而这也成了这篇散章最初的书写缘由。在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发觉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要阐述一个设计以及设计的理由,还要完整和透彻的阐述,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很多时候还不是动脑筋的辛苦。无论是说还是写。

但至少在此时此地,写还是比说要靠谱些。
说始终会有吹牛的嫌疑,而写则实实在在。落到纸上的字不会那么随便吧。
这次也算是我的一个小“突围”了,突自己的围。
因为我始终坚信设计是讲过程的,而非只是最后交两张图那么简单。图示内容是有它的优越性:美观、直接和清晰,但我觉得在图示语言之前,深入的设计思考是必须的,不然再美再多再乱邹的图示都会显得很无力,只能负责填充图面吧。

2012.12.19日下午
建筑一班  施伟健

zhuzi 12.jpg (278.32 KB)

[url=][/url]

zhuzi 11.jpg (231.44 KB)

[url=][/url]

zhuzi 9.jpg (197.93 KB)

[url=][/url]

zhuzi 8.jpg (233.34 KB)

[url=][/url]

zhuzi 7.jpg (259.61 KB)

[url=][/url]

zhuzi 6.jpg (182.6 KB)

[url=][/url]

zhuzi 5.jpg (233.78 KB)

[url=][/url]

zhuzi 4.jpg (250.06 KB)

[url=][/url]

zhuzi 2.jpg (230.48 KB)

[url=][/url]

shming.jpg (169.88 KB)

[url=][/url]

shimin3.jpg (80.77 KB)

[url=][/url]

shimin2.jpg (247.62 KB)

[url=][/url]

men 7.jpg (187.68 KB)

[url=][/url]

men 6.jpg (260.99 KB)

[url=][/url]

men 5.jpg (253.88 KB)

[url=][/url]

men 4.jpg (268.57 KB)

[url=][/url]

men 3.jpg (244.36 KB)

[url=][/url]

men 2.jpg (233.69 KB)

[url=][/url]

men 1.jpg (192.45 KB)

[url=][/url]

goujia 2.jpg (242.26 KB)

[url=][/url]

goujia 1.jpg (271.95 KB)

[url=][/url]

chidu 3.jpg (170.78 KB)

[url=][/url]

chidu 2.jpg (132.89 KB)

[url=][/url]

chidu 1.jpg (119.53 KB)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3.jpg (123.27 KB)

[url=][/url]

2.jpg (121.96 KB)

[url=][/url]

1.jpg (129.87 KB)

[url=][/url]

0.jpg (285.37 KB)

[url=][/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   设计云  : www.shejicloud.com   找资料上设计云   丨::沪ICP备2022004043号    ( 沪ICP备2022004043号 )